敦煌的形成充满着哲理和象征
据说,公元四世纪的一天,一位云游僧来到荒漠中的三危山上
此时,正值夕阳西下,老僧欲寻一宿处,突然发现三危山对面奇景凸现:万道金光之中,无数尊佛像浮动,面容身影清晰感人,栩栩如生,似有神灵暗示东方某处非同寻常的风水宝地所在
于是,老僧心有所动,丢弃了手中的禅杖,在三危山对面的岩崖顶停住了脚步,双手合十,对天许愿,发誓在此崖开辟洞窟,塑造佛象金身,终身潜心供奉佛事,不再远行漂泊
一时间,老僧四处奔走呼号,化缘求助,耗资难记其数,带领百姓工匠依崖凿岩,修筑佛窟,又将万千佛像安于窟中,供世人和歇脚商贾参拜,护佑众生平复安康,无疾无患
从此,历经千年朝代更替,几十辈人的后续努力,凿洞造佛之举从未停止过
渐渐地,此石窟佛塑名声大振,被后人诗意地命名为敦煌,亦即千佛洞
此岩松非“东方时空”彼岩松,诸君不要误会
因为曾有许多人误会,问我:“‘东方时空’那个岩松是不是‘三友’里那个写诗的岩松?”让我颇费解释
分门别类:表白亲情的作品在撒哈拉大戈壁游览,必需要有水,要不,连以耐渴著称的“戈壁之舟”骆驼们都没辙撑下来
这队骆驼是一个母子群,那只大的是骆驼妈妈,几只小的是它的儿童
在炽热的太阳下,驼队走得很慢且筋疲力尽,眼看着就要渴死了
然而即使在人命不保的情景下,一个令......观赏全文
只有刚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教语文的梅老师,还时不时地能给我们无味的课堂带来一点点的生机
梅老师虽然个子不高,但却长得相貌惊人,他特别像二战时的一个家伙,只是他说的不是日耳曼语言,而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
我再也无法安宁,只要一闭上眼睛,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副狰狞的图画,我的祖宗张牙舞爪地向我逼来,要我陪他们的房子
说不定在另一个世界里,他们的房子算得上是一座豪宅,有一天被他们的不肖子孙带人毁了,从此他们无处安生,成为孤魂野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