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亲友圈主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,满意再补
80后的我们,在年幼的时候,家庭条件都不太好,于是我们都有一个相对拮据的童年
在高中以后,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,于是貌似一副一直以来都很富裕的态度
三十几岁,恰是男子最佳的年龄,他眉眼身体都酷似爸爸,本质平静淳厚,有几分书生气,是那种一见发觉真实又释怀的人
穿过南京
公交车是第N次,我是第一次
录音不时报告着站名:中央门,玄武湖,鼓楼,鸡鸣寺,总统府,明故宫,中山门……我有了身在水面的感觉
长久的进修生存一天一天的走,老是想说快点多好
小学六年,初级中学三年,高级中学三年,大学四年,十六年的功夫,我把父亲的头发给走白了
偶然还家的功夫,我会碰到母亲给父亲染头发,我都赶快接过手,而后把那些劣质的染发剂一下一下的涂到那斑白的头发上
一句话也不说,由于我不领会说什么好
我也领会,即是说了那些逝去的大约也是回不来了吧
那些泥墙,再也不能抵挡风雨和岁月的侵蚀,泥土地一块一块地悄悄剥落,甚至倒塌
我想,木祥在写他的那本《丽江斋女》的时候,多次回到他的村子里去,一定也会独自一个人站在原本应该属于他,原本应该由他的驻守的院子里,心潮起伏,思绪澎湃
但是,我们的生活和工作,使我们不约而同地离开了我们的村庄,无数次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停下来,把家构筑在异乡,甚至让我们的孩子,在他们逐渐长在的时候,讲着与我们明显不同的方言,等到带着孩子再回去的时候,村里的人们看着我们,很多人再也认不出我们曾经是那里的人
渐渐地,我们成了村子里的外乡人,连孩子也成了外乡人
我不知道,木祥是否也在内心深处暗暗地问自己:我的故乡究竟在哪里? 只有那些残墙才能够为我们作证了
除了它们,很多人都不会承认,我们曾经在那些村子里,如同滇西北的植物们一样,朴素而倔强地生活着,并且成长起来
在故乡的残墙面前,它们才是我们永恒不变的朋友,只有它们才会把我们当成了知心的朋友,任凭时光怎样流逝,它们都会成为一种见证,当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,在冥冥之中告诉我们,那里依然是我们的故乡
正因为这样,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残墙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