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镇上出发,还有一条路可以通到山外,那就是这个小镇里唯一的一条柏油路
许多的车辆在这条路上来回穿梭着
路的起点是我们学校所在的场镇,终点是一座城市
城市是什么样子,我在电视中看过,但却没有亲身的感受,它对我来说是清晰又混乱的
不过有了这想象,我的出逃似乎就有一些目的性了
对,我是要去城市,去城市!这再一次让我心里好受些
要去城市,也只有这条柏油路了
可是,我能到这路上去走吗?路上人那么多,他们认出我,知道我要出逃怎么办?我会不会从此声名狼藉,自绝于同学,自绝于家长和老师?原先我到学校去读书,我必须走在别人给我规定的路上;现在我出逃,别人规定的路是不能走的了
看来,“出逃”和“上学”确实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
我决定贴着公路旁边的山野走,这样既可以不被发现又不会迷失方向
公路是如此平顺,可是我走的地方却是这样艰难,翻高山,下悬崖,越河流,穿林子,没走多一会儿,我就累得再也爬不动了
不行,我不能这样走,我离学校已经很长一段路程了,现在即便到公路上,也是没有人知道我的了吧?
由于小虹的加盟,语文教研室显得多了一份活泼
教高三的高老师似乎整个变了一个人,一改往日阴郁寡欢的沉闷,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快乐感
特别是小虹没课,高老师也没课时,教研室里更是笑声不断
兀立石台上的小学,本就有些高迈巍然
在那时的我们眼里,更无端地显着些隆盛、矜持
从街面上去,还得爬一架长长的石梯
总共69级
上学头天,父亲就告诉了我
许多年后都还记得──那天阴雨绵绵,从我们家到乡场上的几里泥路,黄汤糊糊的
父亲一直将我背到了石梯前
父亲那时年青,有力气
时令虽是初秋,却到底,还是有些汗湿气喘了
走出祖先堂,往右过几许廊檐,有河如玉带,
河名渭溪河,迂回曲折,穿屋而过
我惊叹张谷英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
水为村之魂,大屋人企望的是这条玉带水给村人带来灵气
河畔有井,虽近在咫尺,却互不干涉,河水涨,井水亦涨
河水浊,井水却清澈如镜
玉水村中过,麻石搭为桥
河中多桥,百步三桥便是一景
石桥、青石板路、廊檐,交相衔接,相映成趣,使大屋有了江南水乡的秀丽姿色
“人行十里过观四坳,水流百步过三桥”的诗句便是生动的写照
农村,是鸡犬相闻,炊烟相望的一首诗;是山川相依,绿树相拥的一幅画;是古今贯串,表里贯串的一段故事
那些是,又都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