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急得说:“不用不用”,一面是客气,一面想着婆婆攒点钱不容易,最主要的原因是,那家店的衣服没有我喜欢的
最初的年画是人工制作的木板年画,大都是花鸟鱼虫或古代人物,印工粗糙,纸张也不太好
再后来,市面上便有了机器彩印的年画,如将《沙家滨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红灯记》等样板戏的剧照制作成条幅,四幅一组,城里的书店专门派人下乡出售,人们争相购买,有的甚至脱销
早上醒来,一幅幅剧照就这样展现在眼前,既看了图画,又阅读了上面的文字,那种感觉不亚于看一场电影
或者不起床,先来一段烂熟于心的“痛说革命家史”,一边唱一边双手比划
曾经有一段时间,晚上睡不着,便在黑影里摹仿阿庆嫂智斗刁德一,因为小手太胖,还为怎么也翘不成兰花指而难过呢
停下来闭上眼睛,把教堂的钟声静静地听完,身在异乡的感觉突然就来了
一棵古老的树站在我的面前,我与树之间的小路上不时走过各种肤色的人
有的怕裹得不够,有的怕露得太少
当我对迎面走来的黄皮肤的亚洲人点头微笑时,她却莫名其妙地看了我一眼,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
是的,伦敦的人种杂乱
这是一个万花筒的世界,四十几种不同的文化交错在一起
完全失去了主体与客体
大家都是主人,大家又都是客人
相互之间又因为同化而难以分辨,谁是土生土长的,谁又是初来乍到的,当然没有谁会因为发现了另外一篇类似自己的叶子而激动万分
白人与黑人在这里显得非常友好,没有电影撞车里的那种嚣张跋扈,一触即发的危机
有些偏见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大脑里,被自顾自地无限扩大了,然后成了小范围的公理
存在的并非是普遍的
只是这些传媒会严重地影响一些狭隘的眼睛
而他们的想象又助长了对陌生地方各种可能的猜测,于是无名的恐惧就来了
其实这里充满着宁静和平,各大种族相安无事地混杂在一起
如果有冲突,与共性无关,与个性有关
2017年6月,两人在一个公益微信群相识
因为一直待在家里,小彭有些胆小,知音一开始找她聊天,她总是犹犹豫豫,生怕他是坏人;后来,知音主动把自己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小彭看,还一直想约她出来见面
聊了两三个月,两人渐渐熟络了起来
花根爱着朵儿儿,答应陪着朵儿儿的身边,此后便是终身的许诺与遵照
十足的十足,在这茫茫的寰球那么微小,而不期而遇便是倒霉的
保护具有的,才会不愧于遗失的此后